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口才 >

做好报告的用语技巧

2009-06-05 08:00 浏览:
  3、做好报告的用语技巧
  对于我国的各级领导来说,作报告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有效工作方法之一。精彩的报告往往能吸引听众,产生反响,澄清模糊认识,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推动工作,为群众喜闻乐见。
  不过,现实场景中,领导者作报告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领导者的报告照本宣读,讲的干干巴巴,让人听得索然无味;另一种情况是领导者的报告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领导者讲的绘声绘色,非常有吸引力。这里除了领导者的职业素质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作报告的语言艺术问题。同样的报告内容,语言艺术运用的好,就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效果就好,否则,效果就差。因此,成功的领导者就必须注重报告的用语技巧。
  ·吃透精神,精心准备 
  如果领导仅仅拿文件在大会上宣读一遍,这就算不上作报告。因为,就报告的内容而言,很多行政领导作报告大多是传达上级指示,贯彻会议精神,说明时事政策,介绍经验体会。尽管如此,作报告还是一种带有个性特色的创造性的讲话方式,它是对上级精神学习理解、融会贯通后,由报告人将内容重新组织而再表达出来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
  因此,只有理解了、吃透了上级精神,才能抓住重点要害,条理清楚的将精神概括起来,形成具有领导者本人个性的报告内容和完整的格局、体系。这样的报告才能达到既符合上级精神,又不是原件的翻版、复制。
  ·语言准确精炼,有针对性  
  所谓准确,就是说报告中不要讲大话,就是不讲言过其实的话,不唱冠冕堂皇的高调,不违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来自思维的准确性,只有想得明白,思考得周密,才能讲得准确,讲得恰如其分;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听众,挑选精当的语言,运用各种比喻和具体事例紧紧围绕所要阐述的内容,讲清说透,信口开河或泛泛而谈是不会抓住听众的。而语言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讲的事必须真实,不能颠倒黑白;二是要讲出听众的肺腑之言。
  作报告的语言不仅要准确,还要精炼。精炼的语言,不仅可以准确鲜明的表情达意,而且能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有的领导作报告,好啰嗦重复,多冗词赘语,不但显得多余,而且带来害处。斯大林就曾这样称赞列宁:只有列宁才善于把最复杂的事情描述得这样简单和明确,这样扼要和大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子弹。
  除了准确精炼,领导作报告的语言还应有鲜明的针对性,这是报告的生命所在。领导者作报告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抓住难点、疑点、热点,要敢于触及现实问题。对于那些群众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对于那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领导者在报告中必须以有说服力的回答。如果领导者摸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抓不住问题存在的症结,无的放矢,照本宣科地只讲一些笼而统之的空话,是很难受到群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