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沟通技巧 >

“同理心”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

2009-06-04 08:00 浏览:
  人际关系沟通理论指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学校教育中,“同理心”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实现师生沟通。
  一、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以对方的标准为参照来看事物,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其思想行为,了解其独特感受。
  “同理心”有三个要求:(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3)让对方充分了解这种设身处地的做法。
  二、案例分析
  我班学生陈某,是家里的独生女,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强。在美术课上,她让同学代其画画,并撒谎、欺骗美术老师。老师发现后,批评了陈某并责令其道歉,陈某非但没有道歉,反而对老师说话时态度不好。美术老师很生气,骂了一句“滚出去”。陈某非常委屈,她觉得从小到大父母都没有骂过自己,老师凭什么骂自己。不管怎样,老师都不应该骂学生。事后她找到了我,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谈话,一次失败,一次成功,具体过程如下:
  (一)缺乏“同理心”的师生沟通
  生:(叙述事情的经过后)老师,您怎么没反应?您说这件事怎么办?
  师:(我当时在想怎样维护老师的权威)这件事情我会去了解的。
  生:老师,您不感到气愤吗? 作为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学生?
  师:你要想想,这件事情是你先错,才让老师生气而犯错的。老师不是有意骂你,是在极其生气的情况下,没有控制好情绪。
  生:我就知道你们老师肯定帮老师说话。这件事不能就这么完了!
  师:那你想怎么样?要知道是你先错的。
  生:是我先错,可他也不该骂学生,他要向我道歉。
  师:那不可能,你犯错老师要管,老师犯错有学校管,不是你说怎样就怎样。
  生:那好,我不和您说了,学校谁管?政教处是吧?我去找政教处的老师。
  结果,师生第一次沟通以失败告终。矛盾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发尖锐。事后我找到了心理老师,向她请教。她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要先同感于她,稳住她的情绪,要站在她的立场体会她的感受,并让她知道你了解她的感受。
  回到家里,我查了一些相关资料,仔细分析了我们第一次谈话失败的原因。第二天,我与她进行了第二次谈话。
  (二)富有“同理心”的师生沟通
  师:就昨天的事我们再谈谈吧,怎么样?现在还那么生气吗?  生:还是很生气。师:想想,的确很让人生气,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生:就是,从小到大没人这样骂过我……
  师:其实我知道你并不想怎么样,只是觉得很委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假如你是美术老师,你能不能容忍一个学生的欺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