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

研究生党支部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2009-04-08 08:00 浏览: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和深化,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民新期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步骤。这对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思想、推动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领我们事业全面发展,指导整个科学发展时期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思想已全面深入人心,尤其是从党的十七大以后,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日益凸现出强劲的真理力量,日渐主导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日趋成为全党全民的自觉行动。但是,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要全面掌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并运用于指导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通过深入学习实践,才能够取得实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事业发展,就要牢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协调,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社会要取得和谐,关键在于取得共识,共识的基础在于价值的认同。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共同思想是中华民族价值认同的基础,公平正义、求同存异是普世的价值,是世界取得和谐的唯一途径。在科学发展时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与社会发展水平适应的社会公正,确立机会均等的社会行为准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在求得共识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纷争,实现公民利益诉求有序表达和回应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手段,要积极培育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公民投身公共事务进程,将利益诉求用确定性的方式表达,完善社会基层机构的自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公民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探索,构建新型的社会治理机构和政府公民的互动关系。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特别是要强调社会公平基础的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家建立基本公共产品目录,在科学发展时期基本做到基本公共产品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