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演讲新闻 >

大学生们希望听到怎样的校长演讲

2011-06-18 08:00 浏览:
  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根叔”演讲再掀高潮:21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该校同济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未来》,几乎重演去年一幕:平均1分钟响起1次掌声;16分钟的演讲结束后,现场千余名学生起立连续高喊了20余声“根叔”。他告诫学生“别拼爹讲真话”,从校园生活到国家建设,从融入社会到理性思考……他依然用诗一般的语言,发表着激动人心的毕业致辞。(6月22日《长江日报》)
  伴随着去年在该校毕业典礼上的一番真情表白,“根叔”迅速走红。学生和舆论之所以连续两年热捧“根叔式”演讲,其实更是在热捧演讲中的话语表达方式。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一个大学校长能够用热溢的情感、新潮的文风甚至社会批判者的角色说话,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将自己从“官员”的身份认同中剥离出来,而更向一个教育者的身影靠拢。在一个大学行政化依旧岿然不动的语境中,“根叔式”演讲不仅显得难得,更充满着想象的空间。
  确实,附加于公共发言之上的人性色彩,会轻易地令人感动。但较之一场毕业典礼,我们需要的大学校长演讲内容就仅仅是这些吗?如果大家还记忆犹新,一定还记得李培根院士去年在演讲中说,“我记得某些同学为‘学位门’、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我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那么,又一年毕业典礼到来,我更关心“根叔”为他的“记得”做了多少?遗憾的是,他今年的演讲中没有相关的内容。
  在对“根叔式”演讲的最初悸动退去后,必须省思类似的问题。这也并不是苛求,因为即便是在大学开始贬值的今天,多数的大学毕业典礼也有着端庄的仪式感。在庄重仪式中,大学校长的演讲,既是对到场学生和家长们说话,也是对关注大学的人们说话。这就要求,对于那些即将远行的学生,除却告诫与鼓励,还必须告诉求学四年间大学对他们的亏欠与将来的补偿;对于那些围观者,在回顾和总结的同时,还应该对大学的明作出郑重的承诺。事实上,这也正是国外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致辞中的普遍内容——相比之下,用话语方式的转变迎合此刻充满离情的学生心绪总是容易的,却不免有着情绪投机的味道。
  当然,我也必须充满肯定地指出,在一片味同嚼蜡般的群体说话方式中,李培根院士的走出已属不易。但舆情关注毕业典礼上李培根的表现,显然并不是激动于他别样的致辞所引发的情绪共鸣,更是想经由此去找寻一个“理想中的大学校长”:他不仅会深入浅出地教导学生仰望星空,更自觉地为式微化的大学做些事情,让它改变,让它变好;他是体制内天然地有级别的官员,却努力在回归到教育家的本真——于是人们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当成了一个观察的切口,显然,在对学生无距离的对话之外,李培根院士还需要表现出与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