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敬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演讲比赛。
一本文学名著,凝结着前人的多少心血。当我翻开这本陈存的《史记》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我敬孔子的学而不厌,直道而行;燕子的乐观豁达,处其自然;畏项羽的霸气;服吴起的聪明才华;悲韩信的成败一知己,生死两妇人。
今天我要向大家讲述一个小人物所创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故事。
陈胜,阳城人,自涉。
陈涉年轻时,曾受雇帮人种地,做累了就跑到田埂上休息,心头愤愤不平。过了很久,陈涉说道:“如果将来谁富贵了,我们彼此都不要忘了谁。”可是帮佣的伙伴们却笑着对他说:“你只不过是一个受雇帮人种地的人,有什么富贵可言?”陈设叹息着答道:“唉,像燕雀这种小鸟,哪里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啊!”
秦二世元年七月(也就是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征调巷左边的贫民去防守渔阳,一共九百个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编入此次征发的行列中,并且当上了屯长。恰巧天下大雨,道路不通。如果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当时秦朝的法律规定,这九百个人是都要被处死的。陈涉和吴广商议该怎么办,陈涉便说道:“如果逃走也是死,起义并干一场大事业也是死,倒不如选择后者。”他们认为,天下百姓受秦朝的残害已久,起义反秦肯定会有很多人响应。他们把大家号召起来讲明了道理,并说:“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名扬后世!王侯将相难道都是祖传的吗?!”大家听后,情绪激昂,一致赞同起义。
从这之后便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队迅速壮大,陈胜自立为王,并建立了“张楚”政权。最后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秦朝已经摇摇欲坠,并有力的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统治。
陈胜少有壮志,不甘平庸,后来终成就大事。可见,在少年时期所形成的个性是十分重要的。我想,只要我们有自己的思想,并有一颗实现理想的心,我们终能走上人生的顶峰,当我们回顾人生时,便欣然无悔!
谢谢大家!
中学生读《史记》心得体会演讲稿
2013-05-22 08:00 浏览:
相关文章
- 高中期中考试前家长会学生代表发(2020-11-04)
- 中学生文明礼仪演讲稿:争做文明(2014-03-08)
- 学生心得演讲稿:防治“三风”(2013-10-23)
- 中学生心得演讲稿:培养良好习惯(2013-10-10)
- 中学生竞选学习委员精彩演讲稿(2013-10-10)
- 中学生演讲稿——学习法律知识,(2013-09-12)
- 中学生心得演讲稿:中国人,请过(2013-08-27)
- 中学生爱国演讲稿:民族的脊梁(2013-08-15)
- 中学生关于“中国梦”演讲:青春(2013-07-08)
- 中学生演讲稿——让生命与使命同(2013-06-27)
- 最新发布
-
- 高中期中考试前家长会学生代表发(2020-11-04)
- 中学生文明礼仪演讲稿:争做文明(2014-03-08)
- 学生心得演讲稿:防治“三风”(2013-10-23)
- 中学生心得演讲稿:培养良好习惯(2013-10-10)
- 中学生竞选学习委员精彩演讲稿(2013-10-10)
- 中学生演讲稿——学习法律知识,(2013-09-12)
- 中学生心得演讲稿:中国人,请过(2013-08-27)
- 中学生爱国演讲稿:民族的脊梁(2013-08-15)
- 中学生关于“中国梦”演讲:青春(2013-07-08)
- 中学生演讲稿——让生命与使命同(2013-06-27)
- 猜你喜欢
-
- 中学生励志演讲稿——努力的你最(2009-05-05)
- 中学生演讲稿:生命需要一座桥(2010-06-23)
- 高中生关于学习演讲稿——学会自(2009-11-07)
- 高中生心得演讲稿——期末,我们(2012-11-08)
- 少先队建队日少先队员代表发言—(2009-03-26)
- 中学生演讲稿——争做大三好兵(2013-04-17)
- 高中生演讲稿——科技节(2008-12-19)
- 中学生爱国演讲稿——祖国在我心(2009-04-04)
- 中学生演讲稿——以科学发展观为(2009-06-15)
- 中学生演讲稿——理想与规划(2012-07-09)
- 热点推荐
-
- 中学生关于学习方法演讲稿(2009-03-18)
- 中学生励志演讲稿——努力的你最(2009-05-05)
- 中学生励志演讲稿:成功需要无比(2009-07-12)
- 初中生国旗下讲话稿:让我们迎接(2010-01-21)
- 中学生法制法规演讲稿:没有规矩(2009-12-09)
- 学生国旗下讲话稿:珍惜时间,努(2009-12-08)
- 中学生关于勤奋学习演讲稿(2009-04-22)
- 我是90后演讲稿:抛掉恶习,做时代(2010-04-14)
- 中学生文明礼仪演讲稿——向国旗(2009-08-05)
- 中学生中考冲刺励志演说稿(200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