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其它演讲稿 >

中学生迷恋网吧调查报告

2009-05-23 08:00 浏览:
一、课题的选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谁善于利用网络,谁就能立足于将来。伴随着全国各地网络的风靡,我们农村地区也出现了许多网吧。这本是好事,它对于丰富我们农村的精神生活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网吧却末成为学生学习的有用的工具,反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许多学生迷恋于这些网吧,学习习惯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受网络中的一些“垃圾”影响,行为习惯越来越差,思想上不思进取,甚至堕落。网吧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吧,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吧,这就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出发点。同时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调查,唤起家庭.学校.社会对农村中学生上网吧的重视,也唤起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网吧的管理,为农村的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中学生上网情况,探究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网络的一些负面影响,提出解决农村网吧问题的一些意见,建议,引导学生朝网络的有利方向发展;   3、通过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   三、活动步骤:   1、设计一些问卷题目,了解农村中学生上网的情况;   2、归纳整理,探究农村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分析网络对农村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3、提出相应的对策,引导学生向有利于健康的网络生活前进。   四、调研过程   (一)为了了解中学生上网的情况,我们设计了两类题目,一类是针对我校初一.初二20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调查的题目有   1、你上过网吧吗?是经常还是偶尔?   2、你上过哪些网吧?   3、你一般什么时候去网吧?   4、你上一次网一般多少时间?   5、你上网主要是干什么?   6、你认为网吧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另一类是针对我校初一.初二200名学生家长进行的调查,调查的题目有:   7、你的孩子去过网吧吗?   8、你对孩子上网是赞成还是反对?   9、你认为如何来解决农村的孩子上网吧问题?   调查的结果如下:   1、上过网吧的同学占60%,经常的占22%,偶尔的占78%;   2、上过的网吧有秦山网吧,官堂网吧,通元网吧,海盐的一些网吧等等;   3、一般在放晚学的时候和星期六.礼拜天比较多;   4、上网吧放晚学的时候30——45分钟,假日2——3个小时甚至更多   5、上网吧主要是玩游戏的占75%,聊天的占15%,浏览信息的占5%,其它的占5%;   6、认为网吧吸引的地方有它的刺激、好玩;它的丰富多彩;它能让学生寻找快乐等   7、40%的家长认为孩子去过网吧,30%的家长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去过;30%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去过网吧;   8、100%的家长反对中学生去网吧;   9.90%的家长认为应该关闭这些网吧,10%的家长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   (二)从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的一些问题   1、在上网的人群中,男同学占有95%,而且这些男同学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下降的趋势,如一(1)的王ⅩⅩ同学,本来成绩还可以,但由于经常上网,上课变得老是打瞌睡,平时讨论的话题经常与游戏有关,学习成绩由中等生变成了落后生;   2、从上网的内容来看,把网络当成学习有用工具的那几乎是天方夜谭,许多学生虽然说在网上浏览信息,其实大都是在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当然他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美其名曰浏览信息;   3、农村的网吧存在很大问题,有关部门对城市的网吧管得比较严,对农村往往是很少顾问,许多家长虽然认识到网吧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也显得无能为力,还有些家长由于经常的工作,下班时间比较晚,所以对孩子的上网问题其实是不大清楚的;      (三)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同学对网吧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我们查阅的一些资料,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1、从网络的特点来看:网络是一个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虚拟世界,它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形象性等特点,在这个世界里,你可以找到你需要的东西,你可以得到精神的慰藉,你可以暂时的忘却烦恼,这与现实的世界相比,那简直是天壤之别,无与伦比的,所以学生容易迷恋;   2、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中学时期是一个心理断乳期,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喜欢猎奇一些新鲜的事物,网络的那些特点正好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加上这时的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末完全形成,学生的社会定位还不够明显,他们肩负的社会责任似乎还离他很遥远,所以他们对网络带给它们的危害还认识不清,一次又一次的上网吧对他们来说显得不足为奇的;   (四)网吧这一数字化时代的新鲜事物,像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面特征。如果正确利用网吧,会对中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网吧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因特网上传输的不健康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稚嫩的中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网吧文化对中学生的冲击,我们应对其负面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认知方面:由于电脑技术、网络技术越来越迎合人性化需求,电脑文本已从最初的纯文字向集字符、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发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量感性的、稍纵即逝的信息超强度地刺激大脑皮层,将改变头脑的信息加工方式,使认知模式转变为形象思维,使人倾向于接受动态、感官的信息,而回避抽象的逻辑思考,放弃追溯本质的思维方式。如此,中学生将对书本上的知识不知不觉中产生厌恶,对学校正规教育失去兴趣。报刊杂志上,多少成绩优异的中学生因为沉溺于网吧,吸食“电子海洛因”,不能自拔,致使成绩一落千丈,成为班上的后进生。这类新闻,不胜枚举。有一个高一学生,初中时成绩在全校数一数二。上高中后住校,沉溺于网吧,结果成绩一落千丈,期末考居然在全班排倒数第二。放暑假,他妈妈把他接回来,并请我做家庭教师。虽然我每天精心备课,耐心辅导,但是由于他高中沉溺于网吧,基础知识很不扎实,并且暑假里还是“坚持”天天去网吧,我布置的作业往往完不成,所以我回天乏术,收效甚微。   2、思想情感方面:网吧时代的中学生社会化将更多地充满“同喻”色彩,他们更多地是在同辈之间相互学习,老师、家长的社会权威地位逐渐削弱。平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上的等级、性别、年龄等差别都尽可能小地隐去,不管是谁,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所以由于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的需要,通过这些途径与许多互不相识的朋友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因为因特网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所以许多中学生产生了精神孤僻、冷漠、情绪低落、缺乏责任感、与家人和朋友疏远、没有明确价值观、没有人生目标等不健康心理现象   3、行为方面:中学生是网络社会中的主要群体。一方面,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青少年相应地就缺少法律的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据报道,青岛市李沧区检察院对3名因迷恋网吧,不断挥霍,遂对网友多次实施盗窃、抢劫的中学生依法逮捕。   六、几点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对于农村来说,网吧对我们农村中学生的危害极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么许多悲剧也许会发生,对农村的网吧必须加以规范,我们特提出以下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1、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网吧的管理,应把农村的网吧建设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中去,不定期地到农村进行定点检查,一旦发现,应加大处罚的力度;   2、对于网吧经营者,应严守职业道德规范,决不容留18周岁以下的末成年人,一旦发现,应奉劝其回家,或立即与学校、家长联系;   3、学校应把网吧问题纳入到德育的范畴中去,不定期地开展网吧的道德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网吧的负面影响;学校可利用节假日开辟一条网络之线,允许学生在节假日去学校上网,当然这是在老师的辅导之,这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4、作为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与监督,要把孩子对网络的瘾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家长也应履行好社会的监督职能,一旦发现某些网吧容留学生,应向有关的部门及时举报,   总之,网吧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携起手来共同管理,为祖国的末来花朵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