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计划总结 > 心得体会 >

加强提倡构筑绿色网络

2009-06-15 08:00 浏览:
  吹着二十一世纪的春风,当“美眉”、“886”这些词汇渐渐为人们所熟知时,在我们国家网络时代已悄然来临,互联网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不然为何有如此多的人喜欢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已接近8000万。目前,24岁以下的青少年约占网民总数的一半,其中又以高校学子和中小学生居多。从中看出年轻人更容易切入网络,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几多欢喜,几多忧愁:
  以互联网上最流行的聊天工具OICQ为例:在网吧里许多男孩女孩聊得津津有味,满屏闪动的是QQ头像,“别忘了Q我”是现在fationable的约定!
  从一方面讲如果没有网络,聊天室,有些人的内心深处将永远不为人知、那些潜在的灵感,智慧,人性常常在这里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多重性表达出来。面对不同的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人,你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连自己都惊讶的内在;同时在原本不可能交流的人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你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到许多新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了解到各类信息。但另一面OICQ作为一种网络交流工具,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使部分青少年使用欲罢不能,自控及识别能力较弱,极易受到来自网上的不良信息的引诱。
  近年来,因上网而发生的网恋,性骚扰、强奸、偷窃案等时有发生。另外有些孩子不惜撒谎、旷课,甚至还在深夜里“飞檐走壁”熬通宵到网吧奋战,严重影响了学业与生活。青少年沉迷网络已经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网络不可能就此停滞不前,网络上的杂草也不可能灭亡,关键是如何引导那些青少年进入网络的绿色通道。这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希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一起来构筑网络的绿色通道:
  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据心理专家分析,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是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不满得不到有效排解,少数学生才会更多地流连于网络,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刺激和情感发泄。学校是学生的半个家,老师是学生的半个家长,因此学校和教师的责任相当重大。首先,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和熟悉网络,若自己一无所知,教育学生可能会苍白无力;其次,教师本身要以高尚的品德征服学生、以春风般的温暖关爱学生、以出色的教学吸引学生,让学生们在学校中愉快地学习生活;第三,班主任是学生最亲密的接触者,更应对学生关怀备至,若发现苗头或反常行为等应立即排查原因,因势利导,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灵困惑;第四,学校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上网环境,并提供各类优秀的学习网站,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