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计划总结 > 心得体会 >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2009-05-07 08:00 浏览: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企业。而和谐企业的构建,自然也不能没有和谐的企业文化。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建设核心在认同。那么,如何提高企业文化的被认同度?个人认为,在文化内涵提炼、传播等环节中,都必须始终坚持文化平衡和和谐原则。
  首先要力求基本假设、文化导向的平衡和和谐。比如,在一个企业,共同的认知系统、基本假设是“公司是员工取得长远个人利益、展现报国情怀,进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主要的舞台与载体”,这实际上就意味着无论你个人的价值追求是个人,是集体,还是国家,以及其价值排序如何,都可以通过“公司”来实现,那么强调“忠诚公司”的价值观才会是在情理之中的、有效的。
  其次要力求文化内涵平衡和和谐。企业文化内涵所倡导的必须是正确的,但这还不够。在引导员工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企业文化必须明确企业为员工提供什么“保障”,让员工的利益在文化理念中得到明确确认、规章制度中得到切实落实。比如,企业价值观中要让员工“忠诚”,就应在公司宗旨或理念中明确“培养员工”或者“员工第一”、“以人为本”等等。惟有如此,企业文化才会得到“自然”认同,而非强迫。
  再次要力求做人做事的平衡和和谐。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文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围绕“如何做事、如何做成事”,以方向性内涵(如愿景、使命),为员工引领方向;以交易性内涵(如团队理念)引导员工消除团队摩擦,提高协作力;以能动性内涵(如进取意识)激励员工积极上进,激发主动性;以效能性内涵(如学习理念)鼓舞员工强化技能,提高“工作力”,从而求得生产经营绩效。但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不仅要使用人,也要培养人,特别是在思想道德方面培育人,因此,企业文化也必须教导员工如何做人、做正人。从这层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观层面(宏观层面为意识形态教育,微观层面为一人一事的思想疏导)。只有做人、做事在文化中都能体现,企业的经济与社会责任才会都得到实现,企业人才会是一个完善的人。
  第四要力求文化主体平衡和和谐。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家主导的,但没有员工的参与,其认同性肯定会大打折扣。而员工参与文化建设,既可以在内容中吸纳员工表达自己的诉求,更有利于通过“形式”上的民主,使员工获得“参与管理”的满足(员工就会认为,这也是我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而提高员工对文化的认同度。
  最后要力求“内生”与“外导”的平衡和和谐。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中所创造的被全体员工认同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内生性”是主要的,这也是企业特色所在。但有的企业创立一开始就由企业家导入了企业文化。就初始文化来看,这不是员工逐渐创造的。但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逐渐向着“内生”方向丰富发展。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其初始文化无论是“内生”还是“外导”,但经过长期发展后,一定会变成“内生”文化,并逐渐固化下来。但这不是终点,还也必须结合时代背景和企业变化,继续提炼自身新特色,并有意识地导入外部新的理念,达到“内生与外导”的完美结合、“动态与静态”的协调统一,以使企业文化既有特色又有品位,更精准,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