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计划总结 > 心得体会 >

观《周恩来与故乡》有感

2009-05-22 08:00 浏览:
 “忘故乡那小巷,走少年读书郎。难忘故乡那枝梅,千里万里犹飘香……”作为五塘小学的一员,我非常荣幸的能够观看多媒体音乐话剧——《周恩来与故乡》。在中国话剧百年史上,周恩来是一位独特的功臣。今天观看这样一部话剧,似乎,周总理就在我们身边;似乎,这部话剧就是周总理灵魂的导引;似乎,周总理的生命在今天——南京紫金大剧院——又一次得到延续。
  下午4.点半钟,我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剧院,只觉得眼睛有些湿润……
  童年,少年时代本是人生中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但对周总理来说,从他出生那时起,伴随着家境的衰弱,他更多的是体会了生活的艰难与沉重。由于不可能从家庭中获得太多的经济支持,他只有凭着自己的艰辛努力,借助朋友老师同学们的助力,抱着“为中华之崛起”的理想,开创了一番人生新天地,于23岁时成长为一位职业革命家,从此走上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人生之路。
  周恩来,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对于国家,他是开国功臣;对于人民,他是伟人,是救星;对于妻子,他是温柔体贴的丈夫;对于子侄,他是严师,是慈父。然而,就是以国家为重,人民为重,把中国人民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周恩来在很多时候却是无奈的。多少次,他是答应周八婶说要回家看看,多少回,他答应家乡人民说要抽空回来见他们,但是“想回去的时候,却不能回去。”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以至于抽不出一点儿时间回淮安看一看家乡的父老乡亲。淮安人民盼总理回家看看,盼望了几十年。但周总理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淮安的父老乡亲。
  一九六五年,周总理的侄儿周尔萃回家前被周总理叫了过去。周总理问:“三大纪律第一条是什么?”侄儿回答:“一切行动听指挥。”然后周总理又说:“好!我现在交给你一个特殊任务。”侄儿就充满疑问的问:“什么特殊任务?”只不过他千想万想也想不到周总理让他回去把淮安的周家祖坟深埋了。要知道在这块土地上安息着周总理的十三位先辈,包括对周总理有深刻影响,他最亲爱的生母和嗣母,并且在当时这是被认为很不孝的。总理并不是铁石心肠的不孝子孙,他是为了农民有更多的耕地啊。
  周总理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为人民承受苦难,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关怀自己、关爱人类。他希望自己多承受一些,人民便会少承受一些。
  观看到这里,许多观众已泣不成声,总理虽已逝去,但他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平凡而崇高的人格和品德却挥之不去,那一句“对于自己的亲人,如果非要搞特殊化,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特殊的贡献吧。”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必须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地服从全局,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就在与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先进性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相比之下,同时也看了自己的不少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