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计划总结 > 心得体会 >

家长们:撤下孩子心里的倒计时钟

2009-05-13 08:00 浏览:
  近日读圈内博文,80%的标题都是“最后×天,应该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首先说明:对大家的心理,我非常的理解,在这个年代里,做一个高三家长,非常的不容易。但是我还是直抒己见:越是到紧要关头,我们越是要冷静。切莫火上浇油,将烦恼更增添几分。千万别把自己身上的压力传递到孩子的心里。
  如果你本来就是有很切实计划的,那么就按原计划执行,不要有那么多的“怎么办”。
  如果你本来就是没有什么计划的,那么就恕我实话实说:时至今日才惊呼“最后×天,应该怎么办?”才去研究、学习“最后×天,应该怎么办?”恐怕也没有多大效果了。你原来怎么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就这样继续再走完这高考的最后一程。
  总之,谁也千万不要打乱了自己原来的脚步。
  至于现在才去开讲座、指导人们“最后×天,应该怎么办?”那就是100%忽悠了。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神州七号上天,奥运开幕,……那个惊天动地的声声“倒计时”,是那么的让人难忘!
  “10”、“9”、“8”、“7”、“6”……随着一声声的洪亮高昂的“报数”,激动的气氛被渲染烘托到了淋漓极致的状态,人们的心跳频率也随之产生了剧烈共振——振幅越来越大。
  可是在棋局赛场上,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你可能就不知道也不理解:在“读秒”声的效果下,棋手们总是思考紊乱、臭棋连连。 
  其实原子弹试验,神州七号上天,奥运开幕的成功,……与倒计时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那个该死的“读秒”声,对于棋手来说无疑是的“催命”钟声,在这种强烈的心理干扰下,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 
  当然,如果一个棋手长期经历了“读秒”倒计时的境遇,是可以渐渐积累起丰富的适应经验,也可以将这种干扰的影响尽量减少到较低程度。但是即使是排名最靠前棋手们,也无法做到彻底排除“读秒”对自己的心理干扰。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高考经历一辈子也只有一次,虽然模拟考试一次接着一次,但是毕竟都是假的。要想从“模拟考试”积累起丰富的适应“倒计时”的经验,适应真实考场的临场经验,是不可能的。 
    没错,时间确实总是无情地在向前流淌,就算你自己不“倒计时”,上帝也会不停地在忙乎着帮你“倒计时”的。每天都要告诉孩子“还只有××天了”、“还只有×天了”,有必要吗?如果你的孩子也是紧紧地盯住钟面,自己为自己“读秒”,哀叹“又过了一分钟”,“又过了一小时”,又如之奈何?有诗为证:
 
       低头看清脚下的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