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计划总结 > 心得体会 >

十二五“国企给私企的之间的失衡”

2012-03-18 08:00 浏览:
大家好!
  请大家允许我讲一些非经济学的思想,允许我犯一点错误,大家都讲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讲了很多年了,讲了中国出口导向转向内需导向,为什么结构调整没有预期的效果?我想讲三方面的结构,一个是经济上的,一个是社会上的,一个是政治上的。
  我觉得经济上内部的结构,为什么内需提不高,中国居民的消费还是很低。上午马建堂局长说如果包括政府的补助,可能会更高,我想西方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教育这一块,公共学校西方也不算消费,加起来会更高。为什么内需提不高,背后有两个结构的失衡,一个是国有企业给私营企业的之间的失衡,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失衡,因为中国国有企业也是大型企业,民营企业是中小型的企业。我们讨论国家资本主义,是不是成为一个主导性的,大家可以讨论,有关方面公布的数据,从比例来看,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比例,好象是私营企业还多一点,我不是一个经济学家,我觉得这种算法是错误的,没有什么道理的。你要控制一个人整个运作,哪怕是控制5%或者10%就够了,现在看50年代中国对资本主义进行改善,后来整个私营部门就投降了,国家控制了市场和资本供应,这几样就够了,民营企业就生存不下去。中国改造资本主义的成功,这是一个蛮失败的事情,没有这样的改造中国可能走向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道路,今天中国的民营企业我到浙江和广东去看,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开始抱国企的大腿,很多民营企业家资本都跑到国外去,我在新加坡的感受就很深,一个国家私营企业家都走了,谁来搞经济,这也是担忧的一个地方。
  怎么来改革国有企业?我既反对全盘私有化的方法,因为从中国政治结构来看,全是国有企业中国肯定成为寡头经济。还有分红利,允许国有企业发展,但是国有企业可以分利。美国政府对私营企业失去了调控,危机肯定发生,中国政府完全掌控了市场,危机完全发生。我觉得对中国国有企业实行鸟笼经济,把国有企业赶到鸟笼里面去了,也就是90年代朱镕基设计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具有战略地位的地方搞一点国有企业。
  第二,我要讲社会政策跟经济政策的平衡,改革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不相符合,所以经济和社会的失衡。应该市场化的地方没有市场化,不应该市场化的社会领域高度市场化,像医疗、教育和房地产,我是觉得经济学家应该反思的。经济领域跟社会领域是不一样的,社会领域不可以随便用经济政策,应当有所分开。这里面基础设施的投资跟社会投资,基础设施的投资桥梁、公路、高铁,在早期经济发展中非常需要,但是到了一定阶段需要性,继续基础设施的投资会导致过度的投资,社会投资大量不足,医院和学校,我们学校在世界上是最烂,日本这次大地震学校是最好的,所以社会投资不足,基础设施投资过度。还有一个失衡,就是政府的财政收入跟老百姓基本收入是不平衡的,我觉得这几年中国社会改革有一个机遇期,就是因为任何国家的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还有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和公共住房需要很多的钱,需要政府有钱去做,没有钱想做都做不成,现在是一个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