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名人演讲 > 文娱名人 >

于丹师大昆仑名师讲坛演讲稿——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16)

2012-08-18 08:00 浏览:

  仁爱的“仁”字只有四画,孔子就说了五条,“躬、宽、信、敏、惠”。可以说是很有操作性。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不可能逐字逐句讲所有的经典,我今天先告诉大家一个方法、一个心态。第一,就是破除对经典的成见,认为它就是很难的,它就是腐朽的,它对我们就是没用的,其实如果你用心去读,它是很简单的。第二,就是教会大家一个方法,建立两个坐标,一个就是时间的坐标,要把古典带到当下、带入今天的生活去解读,另外一个就是空间的坐标,要站在国际化的角度,用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比较,不要唯我独尊一种文化,多元文化的交流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生态。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建立了,你就有了理解经典的环境。第三,就是让经典与自己的生活有一些关联,你能读懂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就去读什么,别勉强,你说我就是喜欢道家的,那就去读道家的,你如果只能读懂儒家的就去读儒家的,也许佛家的离你很远,你看不上哪些迷信的人,没关系,就像你不爱吃的东西。
  我其实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熬夜写东西酷爱喝咖啡,不爱喝茶,觉得茶味太淡。咖啡又浓又醇香,里面有糖、有咖啡的苦,还有牛奶的香,所以我那时候只喝咖啡不喝茶。但到三十岁以后就爱上了茶。茶是什么呢,人在某个年纪上生命的相遇,会是一种缘分,人到这时候,就渐渐苏醒了。所以我解读了像《论语》、《庄子》之后,我现在还带着书稿,过两天将会出一本新书叫《趣品人生》,讲的就是人生的乐趣,里面用了两章内容在说茶。有的时候人要走到一个时候,就知道了茶的原定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下“茶”字:人在草木之间。喝着一盏茶,一瞬间人就如归山林、坐在草木氤氲之间,感觉四季流光在你心中舒展。人为什么要回到草木间呢?中国人讲“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春天万物都在生长,坐在草木之间你就能有蓬勃的生机,而秋天秋云碧丽,长风辽阔,思绪当然也会浩荡广大起来,这就是人在四季流光中的感受。所以我长大一点就感觉到中国人的茶为什么好呢?因为在春天、夏天凉气蒸腾燥火上升,中国人要喝不发酵的绿茶,要清心祛燥,而一旦转向秋深的时候,开始喝半发酵的乌龙茶,等到大雪封山,人们很寒冷的时候,开始喝红茶,喝熟普洱,全熟的发酵茶,会在最萧瑟的季节给你一种从心里涌起的温暖,这就是人跟四时的关联。
  读经典也是一样,走到一定的时候,你喜欢什么是因为你个人的生命跟它有融合的可能了,其实包括音乐。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的是爵士乐,当然爵士我现在也喜欢,我还收集了很多爵士盘。可是,我这次的新书里有两章内容写到听中国的古琴。太小的时候我是听不了古琴的,觉得古琴有点悲凉,而且太萧瑟了,不丰富。我之所以喜欢爵士,是因为它那种灵光乍现的即兴让人永远都动不已。但是后来才知道,在这五弦之上能奏出山水之音。什么叫“巍巍兮志在高山,洋洋乎意在流水”,人不用心去听能听出那里面的道理吗?我就明白了为什么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时候弄了一把无弦琴,一喝多了就抱着那个木头给大家弹琴,谁都没听明白怎么回事,后来李白很了解他,几百年后李太白写诗道,“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说一个人如果天籁和鸣都装在心中,就能做到“大音自成曲”,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但奏无弦琴”,他还要琴弦做什么呢。因为他的心融进了天地的松风鸟林、溪水澎湃,这一切不都是音乐吗?他还用得着琴弦吗?这是听琴的尽兴。我们越来越不依赖技巧,越来越不依赖装饰,越来越看重自己的内心,跟着世界的一切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