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名人演讲 > 文娱名人 >

于丹师大昆仑名师讲坛演讲稿——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10)

2012-08-18 08:00 浏览:

  中国的文化源头是儒道释,这三家有共同之处,当然也有分工。儒家负责让我们了解每个人和社会、和他人的关系,道家让我们了解个人和宇宙、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佛家是教我们每个人从生命自我之间建立的这种关系。所以你想想,每个人都要先进入社会像儒家那样去做个圣贤,每个人都要维护宇宙自然,那就用道家那种心态去读与天地精神共往来,每个人内心都要确立自我。其实佛家未必是烧香磕头那样外在形式,中国人讲究悟禅,就是觉悟自己的内心有什么悟性,觉悟其实是佛教用语,你看觉字下面是看见的“见”,“悟”字是竖心旁、一个吾,觉悟就是见我心,真正的觉悟不是看外在的标准,服从被人的管理或规则。真正的觉悟是有能力看得见自己的内心。所以,就要说到儒道释是相通的。相通在哪里,在这颗心上。儒家讲的“仁”,就是要自我反省,将心比心,“君子日三省乎己”,一个人要反省,反省什么?《论语》上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说你在社会上谋个差事,“为人谋”,出去做事,“而不忠乎”,既然你做事,就要问问我自己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第二句话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跟朋友之间的交往,我有没有不守信用的地方?第三句话叫“传不习乎”,传是指外在的传播,传来的知识和信息,学习是自己的事儿,通过学习把外在的知识转化成了自己的经验,这就叫”传不习乎”。
  这三句话,我们今天还需要反省吗?我们试试做一个语境的转化,我们来看看今天这个时代,人有什么困惑,每个人困惑的就是说外在的选择和机遇都太多,而我们自己时间太少。每个人有多重生命角色,不断地冲突着,不知道怎么分身,大家想是不是这样?我们都有什么生命角色呢?每一个人其实最少都有三重生命角色。第一重,你要在世界上安身立命,你就得有个职业,不管长期的还是临时的,在职业角色中,你自己实现价值,有自己的一个身份。职业需要我们不断地付出,很辛苦很劳累。第二个角色,每一个人都还有一个伦理角色,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亲人,而且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朋友,这就是伦理的角色。这其实也得操心,需要付出。那么第三重角色呢,前两重角色都需要我们付出,靠什么来给自己充电呢?这就是第三条,我们每个人还都有一个自我角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生活方式,安静的人可能喜欢品品茶、听听音乐,热闹的人,可能喜欢去逛逛风景、跟朋友一起去聚会。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生命自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职业角色,都有伦理角色,都有自我角色。但是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这么多重角色在抢夺着时间,给职业多了的话,家里人就怨声载道了;家里跟职业都照顾了,自己身体垮了,就没朋友了;老跟朋友去玩,职业业绩又上不去了。这三条怎么样才能匹配好呢?其实中国古人教给我们的一种智慧,就是凡事不要去求一个上限的标准,说“有多好,我有多大的一个梦想”,其实最好的是人在各项指标上守住底线,人不失底线就能完成一个平衡,那么这三个角色的底线在哪里?我们不妨看一看《论语》上是怎么说的,我们刚才所说的“日三省乎己”是什么呢?“为人谋而不忠乎”,忠诚是我们职业的底线;“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守信用是伦理的底线;“传不习乎”,一个人在外在的传播环境中,通过自我学习而不断提升更新自己,这是自己的生命成长的底线。“日三省乎己”,无非就是我们要记住这三件事的底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