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其它演讲稿 >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舞集·大地》

2009-05-07 08:00 浏览:
        汶川大地震迎来周年祭,在感怀生命的哀痛与坚强外,冥冥之中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促人沉思。沉思什么呢?于逝者?于生者?还是于自然大地?5月12日,一改前一天的高温艳阳天气,上海在傍晚时分下起了绵绵细雨。为纪念“5·12”地震一周年献礼,舞蹈《舞集·大地》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院首演。
  它不只为消逝的生命而感到哀痛,也试图解答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是一道难题:痛苦无法复制,复制只会让人第二次受伤。
  创作者艰难地作答:在肢体的舞动中,坚毅、不屈、灿烂得以彻底释放,这一刻,生命在坚强中绽放。
  舞剧的主创和表演方,上海歌舞团、东方青春舞团将当晚所有的票房收入全部捐献给慈善基金会,援助四川同胞。
  在地震的悲恸中重新站起
  如同许多大灾大难一样,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很大的悲恸。仅仅一年刚过,不少地震灾民就住上了新房子,大部分劳动者也已经找到工作,学生们的读书声此起彼伏……四川又重新站了起来,《舞集·大地》正是在这种感怀生命哀痛的同时,通过艺术形式安魂醒志,追忆灾难所激荡起的生命坚毅、灿烂与可贵。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整支舞蹈分为3个大的章节——“与祭”、“与敬”、“与生”,以亦柔亦刚的舞蹈形式诠释着生命。
  场景一开始就是一个女孩,一束光源下,慢慢舞动着身躯,四周都被黑暗笼罩,在她的身后是无数挣扎着向前爬行的人们……活生生的场景被凝固,化为一尊尊雕像、一幅幅照片。这是第一场“与祭”,雕塑和照片将过往生命的记忆串起,由独舞带动全体演员舞动,让灾难和不幸激起人们对生的可贵的向往与坚毅。
  第二章是“与敬”,表达了对生命的敬重和对自然的敬畏。当第一个人因为灾难离所有舞者而去,她挣扎着、努力着,不想放弃她握住的双手,然而最终还是离开了。舞蹈中,当其他舞者看见第一个人从紧紧拥抱的群体中掉下来,那是一个死亡的信号。这时,所有的人还不能面对这样的死亡,舞者挣扎着、呐喊着,但是一切都改变不了,无论多少人想挽回生命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无论祭或敬,最终还是“逝者如斯夫”。第三章,万物变迁,薪火传承,其实也是周而复始,生命的意义开始觉醒,最后每一个人都在珍惜自己活着的时间。在这个部分有个独舞,一个人生命力量的爆发,在这段独舞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生命的张力。这些舞蹈表达着最原始的生命力的迸发。当一个人站立在舞台中央,所有的人都来向他聚集时,其实舞蹈要表达的是生命慢慢地再生,再生的时候人们回归到最坚强生命的时候,大家都寻找着某种生命的力量。寻找着,寻找着……人们迈开了坚定的脚步,在小号声响起的时候,生命的乐章再次迭起,伴随着小号奏响的音乐,人向着未来迈开坚定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