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申请加入民革的经历,至今还被××民革组织传为佳话。就民革××市委员会而言,我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不经过别人介绍,自己主动找上党组织,并被批准加入民革的。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事了,因为印象深刻,至今仍历历在目。
1999年6月底的一天下午,刚调入××不久的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民主党派办公楼,试探性地走进了民革办公室,专职干部曹灿热情的接待,真叫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谈话间,她又请来了秘书长傅克刚同志。傅秘书长也热情地向我介绍了民革发展史、党派性质及××民革组织的基本情况等,我突然产生一种感觉——“我找到家了”。那种亲切、真实而强烈的感觉让我这个刚刚从大西北,踏入南方这片炙热大地的异乡人感动至今。
事实上,后来的一切也确实如此。其后半年间,我以联系人士的身份,多次参加民革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民革的关心、关怀和帮助下,终于在1999年12月20日实现了多年来的强烈愿望,正式成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成为民革大家庭的一员。而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从此,我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与民革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心灵的家园
我与民革结缘,并不是偶然的。
由于学习历史专业的原因,很早便知道民革与孙中山先生以及国民党血脉相连,与台湾有着亲密的关系。虽然其中有些问题至今也颇为错综复杂,但这并不影响未来,因为,历史可以改写,但历史不可能改变。正是民革背后的深厚历史底蕴吸引着我,使得我对民革的历史特别感兴趣,进而萌发了要为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的想法。而加入承传他思想的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则是实现这一愿望的平台。可是,民革一直以来,发展对象主要以与原国民党有渊源关系的人,所以,我一直因不得其门而入而烦恼。
到××后,工作之余,除了缺少亲情外,感觉还缺少点什么。再后来,我明白了,是缺少精神的归属。于是,就怀着崇敬而忐忑的心情,主动找到民革组织,表达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幸运的是,在我35岁的时候,浮躁、茫然的心灵终于因为加入了民革而变得开阔而踏实,有了归宿感。这时的民革,对我来说,已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政治组织,一个参政议政的政党,更是一个美好温馨的精神家园。
成长的乐园
入党以后,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对民革党史进行了系统地学习,进一步了解了民革的过去与现在。我坚信,民革不仅意味着忧国忧民,更意味着骨气、正气、硬气,意味着渊博的学识风范,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贵而美丽的人生境界。
民主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建国六十周年演讲稿
2009-07-12 08:00 浏览:
上一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下一篇:学生爱国演讲稿——优秀的华夏民族
相关文章
- 关于科技演讲稿:让科技建设起强(2020-10-30)
- 我与祖国共奋进的七年时光演讲稿(2020-10-10)
- 爱国爱党比赛演讲稿:献礼祖国7(2019-06-19)
- 学生爱国演讲稿:挺起中华民族不(2019-05-15)
- 建国七十周年爱国演讲稿:万众一(2019-04-17)
- 三月学习雷锋演讲稿:传承雷锋精(2019-03-29)
- 党员爱国演讲:人可以平凡,但需(2013-11-25)
- 爱国心得演讲稿:微尘一笑华夏和(2013-11-17)
- 爱国演讲稿:在中国特色旗帜的指(2013-08-17)
- 学生爱国演讲稿——我和我的祖国(2013-08-08)